山里土货变“银子”茅栗“营销支书”是怎样做到的?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5313|回复: 1

68

主题

-12

回帖

409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409
发表于 2018-3-21 09:50:0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640.webp.jpg
84年出生的蒋淞在大学学的市场营销,毕业后在贵阳推销了几年的酒。“搞营销就是要把东西卖出去,而且尽量做到利润最大化。”
回到播州区茅栗镇银都村工作,这位年轻的总支书记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让有限土地最大产出,让空壳村富裕起来。回顾几年发展,蒋淞感慨道:“失败过,被误解过,但从没有气馁过。”
640.webp (1).jpg
蒋淞(中)和村民交流羊肚菌种植技术
2015年,他号召村干部集资,流转村民土地20亩,发展“稻+鱼”生态种植,为乡村产业发展探探路。
“1万斤生态米,1斤都没有卖出去。”蒋淞回忆说,大家不愿低价处理,自己分了背回家。
“种子没选好,打米不能小机器。”村干部一致总结,还是管理上出了问题。第二年,蒋淞和村干部四处学习,决定继续干。
上级匹配的10万元村集体经济启动资金,解了燃眉之急,这次他们种了30亩“稻+鱼”、12亩“稻+蟹”。
“2万斤优质大米,10斤一盒,包装了2000盒。”蒋淞说,大家又喜又忧,喜的是米好,忧的是怎么卖出去。
蒋淞拿出了当年跑市场的勇气和决心。他还清晰记得,2016年10月19日,经一个医生朋友介绍,有个客户想买15袋米。于是,他高高兴兴把米拉到城区客户指定的停车场。然而客户不在,又没有留下联系方式。
就这样焦虑中等待了两个多小时,客户终于回来了,可是借口说太忙不想要了。可把蒋淞急坏了,但他沉住气耐心细致的给客户推销他们银都村的生态米。
最终,客户被打动,原价10元一斤买下了15袋米。“1500元是小数目,但确是银都村的希望。”蒋淞说,很快,这个3盒,那个5盒,2万斤生态米全部10元一斤销售完。
村集体经济在2016年底也有了第一桶金,14万元。
640.webp (2).jpg
给村民算“收入帐”
2017年,银都村再次获得发展机遇,遵义市人大帮扶银都村发展集体经济给了200万帮扶启动资金。蒋淞和村支两委一班人决定大干一场,通过建立播州区银都种养殖公司,发展200亩“稻+”生态米,套种100亩羊肚菌,养殖60桶蜜蜂。200万全部用于厂房建设和基地投入。
在银都村下寨村民组,山脚下的大田坝一片黑色,全部是罩着黑布的大棚。走进棚子里,村民们一手拿着剪刀,一手提着桶,正在采摘成熟的羊肚菌。
“生菌80元一斤,干菌800元一斤。”蒋淞说,物以稀为贵,羊肚菌供不应求,价格稳定。
“种生态水稻,一亩地收入3000多元,种羊肚菌收入可达8000多元。”蒋淞说,银都村是传统农业村,而且山区田土少,发展高效农业成为必然。
“照目前的态势发展,在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8万元基础上,2018年能重大突破,实现80万元。”蒋淞高兴地说,这在以前这个贫困村空壳村大家是不敢想象的事。
640.webp (3).jpg
和村民组长交谈产业发展
为了打消村民们担心钱都进了村干部腰包,村支两委成立了11名代表组成的村集体经济决议小组,做到每笔收支都向全村公开。为了从集体示范向带动村民致富发展,银都村利用“讲习所”开展了50多人次的羊肚菌种植培训
640.webp (4).jpg
银都村羊肚菌种植基地
蒋淞说,他和村干部们最想看到的是,银都村外出务工的青年人,都能陆陆续续回家“创业”,那一天就是银都村发展的春天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72

主题

220

回帖

664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664
发表于 2018-3-21 09:52:15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希望基层干部真的能帮助群众们精神上脱贫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